邮箱登陆
立即登陆

“我爱光电所”主题研讨|我与光电所共成长(一)

2024-10-10 分享


在薄膜光学相机总体室、三室等党支部联合开展的“我爱光电所”研讨活动中,支部同志结合自身经历讲述了与光电所的成长故事。现作部分整理汇编,让我们在他们的个人成长故事中,感受光电人对光电事业的爱和热忱。


1973年6月,我随母亲辗转5天5夜,乘坐火车来到成都,又乘坐汽车走了5个多小时的路程,终于来到了我的新家----大邑雾山乡和平公社,我的命运也和这个刚刚成立的研究所紧紧相连。当时的父母不但是科技人员,同时又是光电所的建设者,每天工作很忙,没有太多的时间照顾家里。在既不占天时、也不占地利的艰苦环境下,全所上下同心协力,发挥人和的优势,在逆境之下奋发向上、积极进取,大家团结一心、同甘共苦,全身心地投入到新研究所的建设发展中。

1977年8月在昆明召开了新一代光电经纬仪(即778工程)研制任务落实会,开始了我所正式研制778工程的任务。承接这一任务在光电所发展史上具有跨时代的意义。记得那时我还小,父亲晚上要加班,家里没人照顾我,父亲就把我带到车间、办公室,他忙工作,我做作业,很晚才带我一起回家。那时我幼小的心灵深深留下了科学家们的奋斗、奉献精神,老一辈科学家的事业心和责任心感染了我,同时也筑就了光电文化的基础。

科学家精神代代相传。新一代光电人在承制1.2米大口径望远镜任务中,在没有遮风挡雪的墙壁与门窗,没有市电与网络的供给,没有自来水和卫生间,没有稳定的通讯信号这种异常艰苦的外场条件下,吸着氧气罐解决突发问题,发烧头疼依然坚持上山工作,最终将望远镜成功部署在海拔5000多米的观测站上。他们践行着老一辈科学家精神,谱写着光电文化艰苦奋斗、勇登高峰的的宏伟诗篇。

                                     ——三室党支部书记曹晓伟


我是一名期刊编辑,职责是出版科技期刊。我爱我的这份工作并愿意为之努力奋斗,这就是“我爱光电所”落实到个人的体现。从20年前入所,我见证了光电所科技期刊的辉煌、低落和再次崛起。虽然光电所在1974年就创办了《光电工程》,并且它曾经是最先进入EI的中文刊之一,但我们所期刊发展得并不好。提起光学类期刊,学术界都只知道“南上北长”。从2016年底我所提出了建设光电期刊集群的计划后,编辑部成功创办了光电所第一本SCI期刊,并组建了一中三英的期刊集群。我们光电所的英文刊完全是自主建设的,没有依靠任何海外出版商,这就是我们的特色。而能办成这样的特点,首先是所领导的全力支持,全所科研人员和同学们的大力帮助;其次是主办单位拥有的优秀科研实力,这点是每次期刊项目答辩都要提及的;再者是光电所“团结协作、传承创新、诚信担当、求真务实”的精神,一直指导着我们编辑团队不断进取、砥砺前行。

                                     ——前沿基础处杨淇名


1981年一个男孩出生在了一个叫做“山沟儿”的地方,1984年他跟随着父母一起搬迁到了一个叫做“山上”的地方,在这里他经历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这里满满地承载了他对童年的美好回忆,所以他称这里为“家”。2003年他大学毕业后又回到了这个生他养他的地方,时间一晃就是21个年头,在这里他又经历了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个阶段,立业、成家、结婚生子。当然,这个男孩就是我,而这个家就是光电所。这四十多年一路走来,光电所陪伴了我的成长,我也勉强算是见证了光电所的成长。我的父辈们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光电所,而我,也将紧随父辈们的脚步,用自己的一生为光电所的事业和发展添砖加瓦。在这里请大家共同见证我,这个土生土长的光电娃对光电所的这一份深沉的爱。我爱光电所,谢谢大家。

                                      ——科研质量处邹智


今年是我入职第二年也是加入项目第二年,每次回想到刚入职的时候,印象最深刻的便是入职第二天领导给我们的嘱咐,让我们快速投入工作状态,当时还没触动,现在每每想起,只感初闻不识曲中意,回想已是曲中人。两年时间在光电所、在项目组,虽不算快速成长,但也算是螺旋式进步。从最开始的迷茫与困惑,到逐渐的熟练,每一步都是在光电所获得的成长。自己身上的成长见证,是对待工作的认真,是日复一日的试验,也是加班结束后头顶的皓月;研究所的成长,是科研团队的不断壮大,科研成果的不断产出,当然更直观的是年底的发展共享。成长过程也伴随着诸多喜悦与困难,困难是归零时的打击,喜悦是评审后的闭环。我与光电所共成长,我爱这里严谨又活泼的工作氛围,希望以此为动力,推动我们在科研道路上不断前行!

                                      ——薄膜室乐思显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