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登陆
立即登陆

中科院光电所2022年学术年会即将开幕

2022-11-03 分享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2022年学术年会将于1119日至20日在光电所学术报告厅举办。 

  2022年学术年会以“传承 创新 协作”为理念,以“先进光电系统发展技术论坛”为主题,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和科技前沿,围绕激光光束控制技术、自适应光学技术、微纳光学技术、智能技术和先进制造技术等主题,邀请国内知名科学家以及光电所老、中、青科研骨干共同开展学术研讨,促进“1+5”学科方向发展,落实基础研究与工程任务并重发展策略,提升研究所创新文化氛围。 

    

  特邀报告

梁应敞  电子科技大学教授——面向6G的智能共生无线通信

静  国防科技大学研究员——脉冲簇激光技术及应用 

  邀请报告

蒲明博  中科院光电所研究员——矢量光学发展现状与趋势

顾乃庭  中科院光电所研究员——自适应光学技术现状及未来发展思考

平  中科院光电所研究员——人工智能赋能激光自适应光学技术

松  中科院光电所研究员——光刻技术的发展

张建林  中科院光电所研究员——智能视觉现状与发展     

  专题报告 

  1. 激光光束控制技术

报告人: 李新阳研究员  罗一涵研究员  马浩统研究员 

  2. 自适应光学技术

报告人: 王胜千研究员  樊新龙副研究员  周子夜博士 

  3. 微纳光学技术

报告人: 黄成研究员  龙云研究员  张仁彦博士 

  4. 智能技术

报告人:雷涛研究员  毛耀研究员  严伟研究员  郭友明副研究员     

  5. 先进制造技术

报告人: 安祥波高级工程师  魏铭副研究员  辛强副研究员     

  特邀报告人报告简介 

   

  梁应敞教授,IEEE Fellow,欧洲科学院(Academia Europaea)外籍院士,“全球高被引科学家”(自2014年起连年入围)。现任电子科技大学智能通信与网络研究中心主任、先进无线通信国际合作研究中心主任等职务。长期从事无线移动通信前沿研究,在认知无线电、动态频谱共享及智能共生通信等领域作出了原创性贡献。谷歌学术总引用42000余次,单篇最高引用3400次,H指数98。获IEEE Jack Neubauer Memorial Award IEEE通信学会Stephen O. Rice Prize IEEE通信学会Award for Advances in Communications以及四川省自然科学一等奖等奖项。现任IEEE Transactions on Cognitive Communications and NetworkingTCCN)主编,“China Communications”副主编以及“中国科学-信息科学”编委。 

  报告主题:面向6G的智能共生无线通信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日益普及,电磁频谱空间正变得越来越拥挤且复杂多变。如何利用有限的无线电频谱及能量资源来支撑多样化的无线服务已成为一项具有极具挑战的任务。智能共生无线通信(Symbiotic Communications )通过不同无线通信系统之间的智能资源共享与服务交换形成互惠互利的共生通信范式,为无线通信系统的资源管理与利用的提供了全新视角。本报告将从无线通信与自然生态学交叉的角度,探讨基于主被动式反射通信的智能共生原理、设计准则以及其在 6G低功耗/无源物联网 (IoT) 通信中的应用。 

    

  侯静研究员,现任国防科技大学前沿交叉学科学院高能激光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入选国家级人才奖励计划特聘教授。主要从事高能激光技术领域教学科研工作,在光纤激光和高功率超连续谱激光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曾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面上、重点项目、国际科技合作专项、国家部委多个项目。获国家部委卓越青年基金资助。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和湖南省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曾获“王大珩光学奖”中青年科技人员光学奖、求是杰出青年实用工程奖和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 

  报告主题:脉冲簇激光技术及应用 

  高功率脉冲簇激光器在激光加工、生物医疗和科学研究等多个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前景,近年来成为激光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新兴的光导微波技术通过采用多参数灵活可调的脉冲簇激光直接驱动宽禁带光导半导体产生射频微波,克服了传统高功率微波参数调谐困难的技术瓶颈,可以实现时频多参数可调的强微波产生。这是一项颠覆传统高功率微波产生模式的新技术。本报告将从激光和微波学科交叉的角度,探讨脉冲簇激光基础理论、关键技术,以及其在光导微波技术中的应用。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