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19日,“第五届大气光学及自适应光学技术发展研讨会”在合肥隆重举办。来自国内80余家单位的400多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大气光学特性及光传输物理在激光技术、大气探测和光学遥感等领域中的应用,推动大气光学及自适应光学技术的持续快速发展。会议期间,同时召开了中科院大气光学重点实验室2021年度学术研讨会。
本届研讨会由中国光学工程学会联合中国科学院大气光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自适应光学重点实验室、国防科技大学前沿交叉学科学院高能激光技术研究所和中物院高能激光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等单位共同主办,由安徽光机所、中科院光电技术研究所、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和华中科技大学等单位协办。来自安徽光机所饶瑞中研究员的“现代大气光学十讲”和国防科技大学许晓军研究员的“光纤激光时代的思考”两场精彩的专家讲座拉开了本次学术盛会的序幕。大会开幕式由安徽光机所朱文越副所长主持,中科院合肥研究院刘建国院长、郑小兵所长和40多位主席团代表参加了开幕式,郑所长进行了致词。
为给大气光学及自适应光学业内提供一个展示技术创新、推动技术应用、探讨携手合作的开放的学术平台,本次大会共设置了5场主旨报告、11场主题报告、60多场分会场报告和70多个场外海报展示,内容涵盖激光大气传输与信息技术、天文光学技术及应用、激光大气探测及应用、光学成像技术及应用、大口径望远镜自适应光学技术、激光自适应光学技术、智能自适应光学技术等多个议题。多位领军专家团队做了学术报告,参会者相互交流、讨论热烈,成为大气光学与自适应光学技术领域一场难得的学术盛宴,达到了很好的沟通、交流和分享的作用,大会评选出了6位优秀青年学术论文。
作为主办方之一,安徽光机所的科研人员在会上全方位地展示了中科院大气光学重点实验室的多项研究成果。实验室主任王英俭研究员做了题为“大气光学未来发展设想:数字大气光学场与传输系统孪生”的大会主旨报告,报告深入剖析了复杂场景精密光电系统激光大气传输智能决策技术的发展,卓有建树地提出了数字大气光学场和传输系统孪生的框架和想法,并梳理凝练了若干重点问题和发展路径,引发了与会专家们的热烈反响和讨论。中科院大气光学重点实验室2021年度的学术研讨会还专门针对该热点话题进行了专题学术研讨,专家们认为实验室提出的数字大气光学场和传输系统孪生是符合国家战略需求、学科发展方向的关键基础性工作,对大气光学发展将起到系统性引领作用。
魏合理研究员、乔春红研究员、时东锋副研究员和王珍珠副研究员等分别做了题为“通用大气辐射传输软件CART在场景计算中的应用”、“近红外波段激光大气传输与校正规律研究”、“快速运动目标单像素探测跟踪技术研究”和“卷云散射特性激光雷达探测技术与理论研究进展”的特邀报告;研究生们也纷纷介绍了自己的研究进展,杨期科博士生的报告“基于Tatarski公式估算南极Dome A 视宁度”被评为大会优秀青年学术论文。
本次会议还有两个重要环节,一是成立了中国光学工程学会大气光学及自适应光学专家委员会;二是授予龚知本院士“大气光学终身成就奖”、姜文汉院士“自适应光学终身成就奖”。长期以来,两位院士在我国大气光学、自适应光学领域的学科发展、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做出了杰出贡献,他们对科学追求创新、敢于实践的精神,势必激励着每一位与会人员奋发图强、锐意进取,在大气光学和自适应光学领域不断进取、力攀高峰。终身成就奖颁奖典礼成为大会鼓舞人心的时刻,也将大会热烈的学术氛围推向了高潮。
授予龚知本、姜文汉两位院士终身成就奖
优秀青年论文颁奖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