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必须继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2024年1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发表重要讲话,系统阐述了新质生产力的深刻内涵和主要特征,指明了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方向和实践路径,作出了重点部署,提出了明确要求。从2023年在地方考察时提出“新质生产力”,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再到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和全国两会上作出深入阐释,总书记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一系列重要论述、重大部署,为我们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做好科技创新工作、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高质量发展、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一、新质生产力是“两个大局”背景下对高质量发展大势的深刻洞察,科技创新是驱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核心要素
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深刻改变着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生产力的要素条件、发展方向、演进路径都在发生重大变化,需要新的生产力理论来指导。习近平总书记基于对历史发展大势和我国实际国情的准确把握,创造性地提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理论。这一重大理论创新,既植根于马克思主义的经典理论土壤,也来源于中国共产党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探索实践,极大深化了我们党对生产力发展规律的认识。
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生产力理论是马克思主义认识人类社会基本矛盾的逻辑起点,也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要理论依据。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始终把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作为根本任务,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论断,突出了科技的重要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根本最紧迫的任务还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立足新时代的使命任务,总书记对在实践中形成的新质生产力从理论上进行总结、概括、提升,用以指导新的发展实践,进一步丰富和拓展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为推进高质量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科学指引。
突出了科技创新的核心主导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当前,全球科技创新进入密集活跃期,呈现交叉融合、高度复杂和多点突破的态势,以无所不在的渗透性、扩散性、带动性广泛赋能经济社会发展,让新质生产力展现出比传统生产力更加强大的科技内核。一是驱动方式转换。新质生产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主要标志,以更高效的物质生产能力推动物质财富的高质量积累。二是生产要素更新。随着科技进步对生产过程的重塑,掌握更多数字与智能技术的新型劳动者,通用人工智能、智能机器设备等新型生产资料,数据等新型生产对象都成为新质生产力的关键要素。三是产业结构升级。发展新质生产力以技术为牵引,统筹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最终实现产业结构深度转型与升级。
蕴含了鲜明而深刻的时代特征。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生产效率更高、发展质量更好、可持续性更强,用更少的资源消耗创造出更多的物质财富。同时,以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为特征的新质生产力发展,带来产业结构升级和工作效率提升,将创造更加多元的就业机会,改善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放眼世界,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科技创新已成为战略博弈主战场,必须不断开辟新领域新赛道、抢占未来战略制高点。因此,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当务之急,对我国拓展经济发展回旋空间、取得国际竞争主动权、实现中国式现代化都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二、面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发展新质生产力具备有利条件和科技基础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全国科技界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科技事业发生历史性、整体性、格局性重大变化,走出了一条从人才强、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的发展道路,为新质生产力的形成提供了重要支撑,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开辟了壮阔前景。
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了强大政治保证。正是依靠党的坚强领导和制度优势,我们一次次实现从无到有的突破,破解核心技术瓶颈,在众多科技领域实现重点跨越,如载人航天、探月工程、高速铁路等就是成功范例。为加强党中央对科技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2023年组建中央科技委员会,重新组建科学技术部,对科技管理体制进行系统性重构,有利于发挥政府和市场“两只手”的作用,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充分调动各方力量和积极性,让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对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具有重大意义。
蓬勃涌现的科技成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了强劲动力源泉。科技前沿探索向极宏观、极微观、极端条件不断深入,从深空、深海到深地、两极,人类改造和利用自然的能力更加强大,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生物科技、元宇宙、脑机接口、先进材料、大数据等技术的出现,极大丰富了劳动对象的种类和形态,拓展了生产新边界,创造了生产新空间。同时,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广泛应用,孕育出一大批具有更高科技属性的新型生产工具,5G通信、智能网联、无人工厂、智慧港口等进一步解放了劳动者,削弱了自然条件对生产活动的限制。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在海陆风电、光伏发电等技术赋能下,构建了绿色能源产业新格局,加快了绿色转型的前进步伐。
持续改善的科技基础条件,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了可靠的物质技术保障。近年来,我国科技创新整体实力稳步提升,全社会研发投入从2012年的1.03万亿元增长到2023年的3.3万亿元,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从1.91%增至2.64%。基础研究能力不断增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持续支持原始创新,2023年基础研究经费达2212亿元,占全社会研发投入比重提高到6.65%。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创新基地加快布局,国家科学数据中心、生物种质和实验材料资源库、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等条件逐步完善,构建了相对完备的基础条件平台体系,有力支撑了科学前沿探索和重大科技攻关。
日益完备的科技创新体系和产业制造门类,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夯实了能力基础。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发展,我国科技创新体系逐步健全,战略科技力量加快壮大,国家实验室建设稳步推进,中国特色国家实验室体系加快构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研院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我国科技型企业迅速壮大,企业研发投入占全社会研发投入的比重连续多年超过75%。从产业角度看,我国已具备全球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工业制造体系,覆盖联合国产业分类中的全部工业门类,共41个大类、666个小类,制造业规模连续14年位居全球第一,发展新质生产力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超大规模且结构多元的国内市场,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了海量应用场景和施展空间。市场是最稀缺的资源,可以释放巨大而持久的动能。我国人均GDP超过1.2万美元,拥有14亿多人口、4亿多中等收入群体、超1.8亿户经营主体,是全球最大最有潜力的市场。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和人民财富积累的持续增加,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将进一步增强,市场巨大潜力将加速释放,多层次、宽领域的市场结构为各类科技创新提供了不断尝试和完善的空间,促进产品迭代升级,为从创新链的低端向高端攀升提供了机会,对新质生产力具有强大的促进拉动作用。
人才资源红利进入加速释放期,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了丰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具决定意义的因素,新质生产力必然要求人才层次进一步提升,用先进科学技术、知识和理念武装起来的新型劳动者将成为主要群体。我国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拥有全球规模最大的理工科毕业生,有2.4亿多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14年,全社会受教育程度明显提升。研发人员总量世界第一,研发人员全时当量从2012年的325万人年增长到2022年的635万人年。青年科技人才成为科研主力军,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的80%由45岁以下的青年人员承担,“北斗”组网、“嫦娥”探月、“中国天眼”等重大工程中,不少团队平均年龄刚过30岁。改革开放以来的留学热和近年来出现的归国潮,也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人才队伍注入了澎湃活力。
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发展新质生产力,科技创新仍然任重道远。我国科技创新能力还不适应高质量发展的需要,基础研究仍然薄弱,原始创新能力不足,部分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对新质生产力的策源力不强;创新体系整体效能还不高,科技资源围绕重大任务统筹配置不够,战略科技力量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高水平科技领军企业不多,对新质生产力的体系化支撑不够;拔尖创新人才和团队不足,科技评价激励机制亟须完善,鼓励创新的政策措施和社会环境还需优化,支撑新质生产力的人才培养储备不足等。对此,我们既要发挥优势、坚定信心,更要正视短板、迎难而上,以培育新质生产力为导向,努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推动力。
三、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坚实的科技支撑
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一项系统性、全局性、长期性工程。要坚持系统观念、因地制宜,紧紧围绕科技创新这个核心,以顶层设计为牵引,以研发攻关和成果转化为重点,以科技体制改革为动力,以人才培养使用为保障,加强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加快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努力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不断增强高质量发展的科技硬实力,将党中央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大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加强科技创新统筹谋划,完善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顶层设计。发展新质生产力涉及面广,从基础研究到转化应用、从人才培养到政策激励、从研发选题到产业布局、从当前急需到长远发展,内容丰富,任务繁重。要以更广阔的视野、更全局的思考、更务实的担当,加强战略谋划和系统布局,推动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有机结合,强化市场的自主性、资源的系统性、链条的完整性、政府的组织性,真正将科技与产业、金融、教育等各方面工作协同起来。要进一步做好科技创新的顶层设计,牢牢把握抓战略、抓改革、抓规划、抓服务的定位要求,加强战略规划、政策措施、重大项目、科研力量、资源平台、区域创新等统筹,建立健全新型举国体制,凝聚起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强大合力。
聚焦重点领域加快研发攻关,以原创性、颠覆性技术突破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不同于一般的技术进步,原创性、颠覆性技术创新一旦获得成功,将迅速成为市场主导技术,重塑产业和市场竞争格局,使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实现新的跃升,对生产力质态带来根本性改变。要把握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趋势,从国家紧迫需求出发,举全国之力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加快突破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围绕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生物科技、新能源、绿色低碳等关键领域,推动建立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新型科研组织模式和资源配置方式,在基础研究、技术研发、产业应用、政策保障等方面系统部署,不断增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内生动力。
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只有将科技创新成果及时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加快推动科研成果从样品到产品、再到商品,才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要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产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打下坚实基础。突出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激励企业加快数智化转型,打造更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技领军企业,以企业生产技术的整体提升,带动产业转型升级。未来产业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方向,也是世界各国竞相布局的制高点,要准确研判前沿科技发展趋势,以原创性、颠覆性技术突破催生培育未来产业,推动科技与产业互相支撑、迭代升级,力争成为新规则的重要制定者、新赛场的重要主导者。
持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着力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生产关系必须与生产力发展要求相适应。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强管理和制度层面的创新,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科技体制改革是其中的重要一环。要加强科技体制改革和政策统筹,推动科技政策从各管一段向构建高效协同的政策体系转变,针对新型举国体制、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战略博弈必争领域强化精准政策支持。推动完善高质量发展与科技创新相关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引导地方加强科技创新工作,更好贯彻落实高质量发展理念。实施更加开放包容的国际科技合作战略,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营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与全球共享中国的发展红利。
推动创新型、复合型、数字化人才培养,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夯实人才基础。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一体化推进,形成协调互补的良性循环,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合理流动的工作机制,在科研实践中培养造就更多高水平科技人才。根据科技发展趋势和重大任务需求,与教育部门协同配合,推动完善人才培养结构和学科专业设置,依托科技重大项目、科研基地平台等加强急需人才培养,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更多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卓越工程师以及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青年科技人才。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加大国家科技计划对外开放力度,吸引更多全球优秀科技人才来华创新创业。深化人才评价改革,健全要素参与收入分配机制,更好体现知识、技术、人才的市场价值,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为各类人才搭建干事创业的广阔舞台。
作者:科学技术部党组书记、部长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