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与一般的摄影理论的书目不同,它以游记的方式,用旅行摄影图片讲授摄影理论,颇有现代教育里提到的“寓教于乐”的意味。这本书中确实配备了很多高质量的摄影图片,印刷也很考究,带给人“悦读”的感受。
从整本书来看,作者并不想告诉我们枯燥乏味的摄影技巧,而是探讨摄影与人们的心理、人们的生活之间的关系,或者在告诉我们摄影究竟是什么,是技术还是艺术,是现实还是想象,是过程还是结果。从这个角度来讲,这其实是对摄影进行的一种哲学上辨证的思考。
书中有很多很有意思的说法,摘录如下:
1 书中引用苏珊桑格塔的话,“照片其实是捕捉到的经验,而相机是当意识想要获得某种东西时的理想手臂。被夺走过去的人们,不管在家乡或是在国外,似乎成为最热情的拍照者。”可以看到,相机这一现代技术不论如何更新换代,它只是一种工具,终其目的是想捕捉生活中的经验。人们害怕记忆的褪去,在经历现代时光时诚惶诚恐,因为这一瞬似乎马上要成为过去继而化为记忆,这些激发了人们拍照的热情。这让我心生疑问,如果是针对新闻摄影来讲,那我们在害怕失去什么呢?我们记录当下其实也是在见证历史,这是否意味着我们担心发生在当下的新闻事件在经历时间的洗礼后变得模糊不堪,还原不到当初的原貌?
2 书中也引用了罗兰巴特的话,“面对我心仪的风景,我感觉我确曾在那儿,或者,我应当去那儿。对我而言,风景相片(城市或乡村)应是可居,而非可访的。”这句其实比较费解,风景照片的“可居”是不是意味着一种心灵上的归属感,那我们所有的风景摄影图片是不是都给人以心理慰藉?联系到新闻摄影,好的新闻摄影图片是不是应该意味着让看到这张图片的人身临其境,或至少心潮涌动有所共鸣呢?
3 书中也有作者的观点,“原来以为摄影里的讯息可以当成艺术创作、报道资料、影像商品等等,但是后来发现这些摄影里有很多值得思考的问题直接指向旅游品质、生活观察和摄影本身的思考。”这句话其实很好地概括了这本书想要探讨的东西。所谓“旅游品质”、“生活观察”和“摄影本身”我认为是形而上的概念,这促使我们思考摄影真正的内涵。
4 “摄影是将被拍摄的东西据为己有,它意味着将一个人置入与世界的某种关系,这种关系令人觉得像是获得一种知识——因此也像握有某种力量。”其实就新闻摄影来讲,我们似乎也是在寻找一种正义的力量,或者说人文关怀的力量。新闻工作者也因此“与世界有了某种关系”,而我认为这种关系正是新闻人社会责任的体现。
5 书中还讲到,“虽然摄影是一种证实经验的方法,但借由‘把经验限定成为一种适于拍照的搜寻’与‘把经验转化成为一种影像或一种纪念品’的同时,摄影也是一种拒绝经验的方法。”我对这句有比较大的认同,往往摄影妨碍我们的体验,似乎摄影理所当然地变成了体验的一部分,其实这是对体验本身的扭曲。所以为什么作者在这提出了“摄影是一种拒绝经验的方法”。但是如果没有摄影,我们如何向外人述说这样的经验,经验究竟是应该独享还是分享,这是一个生活哲学问题。
另外,书中引用了卡夫卡的两段话,很有嚼头。
1 “照片使我们的眼睛只注意于表面的东西而已,基于这个理由,照片使得原本隐晦的生命更加模糊,生命透过物件的轮廓,闪烁着一丝无力的微光,有如一场光影变化的嬉戏,即使以最敏锐的透镜也无法捕捉到它。人必须凭他的感觉去摸索生命。你以为只要在那便利的机器上一按,便可以察觉到‘永恒的实在’这份深邃——多少世代,多少诗人、艺术家、科学家以及其他无数制造奇迹的人,站在它的面前焦虑和希望?我实在怀疑这机器。这种自动相机并没有使我们的眼睛变得复杂,只是给予我们一种更简化、更荒谬的瞬间视觉而已。”
可见卡夫卡对相机这种技术实际上是持一种否定的态度,瞬间视觉的体验相对于生命体验来讲似乎显得苍白无力,想借由相机留住生命体验似乎是徒劳的事情。只是他没有提出,如果不是相机,那究竟是什么才能留住真正的“永恒的实在”呢。
2 “你无需离开你的房间,只要径坐在你的桌边聆听着。不只是聆听,还要等待。不只是等待,还要保持静默与孤独。世界将会拆下它的假面,坦然无蔽地向你奉献,它毫无选择,它将在你的脚下出神且猛喜地旋走。”我摘这段话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启发我人在安静的场域里也可以不动声色地把世界踩在脚下;二是拼接组合的造字造词却有种不可言说的明朗。其实这句已脱离摄影本身在探讨生活的哲理。